衛健委推進加強養老護理 醫院需加快轉型
發布時間:
2019-12-24
來源:
醫藥網
作者:
醫藥網12月24日訊 《通知》提到要推動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一級、二級醫院向護理院、康復醫院轉型。
繼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之后,2019年12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關于加強老年護理服務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增加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和床位數量、醫療機構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等五部分重點工作任務,要求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制訂轄區加快發展老年護理服務的工作方案,并于2020年2月17日前報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
推動一級醫院轉型成護理院
央視網報道,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2.5億,失能老年人4000余萬。因此,老年醫療護理需求非常迫切。
《通知》要求,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根據轄區內老年人群的數量、疾病譜特點、醫療護理需求等情況,結合實際,科學制訂老年護理服務體系規劃,建立覆蓋老年人群疾病急性期、慢性期、康復期、長期照護期、生命終末期的護理服務體系。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到要推動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一級、二級醫院向護理院、康復醫院轉型。
除此之外,在國家大力推廣分級診療的的基礎上,《通知》中也對于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各級別醫療機構的養老服務工作做了安排,例如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的三級醫院積極參與養老服務,鼓勵二級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可以設立家庭病床、日間護理中心......
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老年護理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無疑會影響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質量,同時也會影響醫療機構的整體水平,因此,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至關重要。
《通知》強調,要根據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有計劃、分層次地對醫療機構內護士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提升老年護理服務能力,其中特別強調要加強二級醫院、護理院(站)、護理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的護士培訓,以提升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護理,老年心理護理等老年護理專業技術水平,特別是為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的能力。此外公立三級醫院要承擔轄區內老年護理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任務,發揮幫扶和帶動作用。
鼓勵開展延續性護理模式
《通知》鼓勵醫療機構結合實際,積極豐富創新多層次、差異化的老年護理服務模式;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積極為老年患者開展延續性護理服務,將機構護理延伸至社區和居家;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豐富和創新護理服務模式,為失能或高齡老年人提供日間護理、居家護理、家庭病床等服務。
此外,《通知》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醫療機構積極探索“互聯網+護理服務”模式,并且要將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相關醫療機構納入到醫聯體當中,發揮大型醫院優質護理資源的幫扶帶動作用。
與此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老年護理專業護士培訓大綱(試行)和老年護理實踐指南(試行)的通知》,供各地開展老年護理專業護士培訓以及醫療機構提供老年護理服務使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