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發通知 輔助用藥全程監控 嚴打醫藥賄賂
發布時間:
2019-07-15
來源:
醫藥網
作者:
醫藥網7月15日訊 一直轄市發通知,輔助用藥全程監控。
7月12日,重慶市衛健委發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綜合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對輔助用藥進行跟蹤監控、智能監控醫保基金使用、嚴厲打擊商業賄賂。
▍輔助用藥跟蹤監控
《通知》要求,建立完善臨床用藥超常預警制度和對輔助用藥、高值醫用耗材等的跟蹤監控制度。嚴格執行中醫藥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加強中藥使用和質量管理。
據賽柏藍查詢,重慶市實際上從2018年6月起就停用了一批輔助用藥。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市紀委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對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開展處方及病案點評,針對不合理用藥、不合理大型設備檢查、不合理使用高值耗材等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行為進行整治,目前已停用一批輔助用藥。
2019年3月,重慶市一所三甲醫院發布《臨床合理用藥管理辦法》,對輔助用藥的使用,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并列出了2019年136個輔助用藥。
該三甲醫院針對輔助用藥的使用,嚴格限制排名,使用量過大的暫時暫停使用。
輔助用藥單品種每月使用金額不得進入全院藥品排名前100位。
藥劑科于每月25日向醫研部醫療辦公室報告上月份(上月25日至本月24日)全院藥品單品規使用金額統計表。
使用金額進入前100位的,該品種暫停使用一個月;恢復使用后,在六個月內任意品規再次進入前100位的,該品種暫停使用三個月;再次恢復使用后,在六個月內任意品規第三次進入前100位的,該品種暫停使用,藥事會辦公室提出淘汰意見報藥事會審議。
可見,銷量屢壓不低的輔助用藥,甚至可能會被醫院徹底淘汰,就一批輔助用藥來說,主動收縮推廣的科室,減少適應癥,最終降低銷量可能是為了保住部分市場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7月1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關于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公布了20個被納入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目錄的藥品,并要求省級、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形成自己的重點監控藥品目錄。
相信,隨著重慶市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的出臺,對于輔助用藥的跟蹤監控也將更具有針對性。
此外,《通知》還提出,加強對醫療機構采購和使用藥品、耗材、醫療器械等監管。推行臨床藥師制度,強化藥事管理和藥事服務。
加強疫苗采購、儲存、運輸、使用全流程監管。開展大型醫用設備配置、使用監督和評估工作。
▍嚴打醫藥賄賂
除加強監控輔助用藥外,《通知》還提出繼續打擊商業賄賂。
加強醫師定期考核和行風“九不準”(不準將醫療衛生人員個人收入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掛鉤、不準開單提成、不準違規收費、不準違規接受社會捐贈資助、不準參與推銷活動和違規發布醫療廣告、不準為商業目的統方、不準違規私自采購使用醫藥產品、不準收受回扣、不準收受患者紅包)等相關制度執行。
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和違反醫德醫風的執業行為,將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納入醫療衛生行業信用機制。
事實上,多部門都曾直接或間接的就醫藥商業賄賂發布文件。
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63號。
意見指出,建立嚴格規范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是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醫療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63號文件提出嚴厲打擊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行為,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案件。
同年5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的公告〔2018年第4號〕》。
據公告,這次執法行動將關注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重點查處領域:藥品(醫療器械)購銷、公用企事業單位等涉及面廣、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和領域。
一批行為也被列為重點查處對象: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交易相對方的工作人員、受交易相對方委托辦理相關事務的單位或者個人、利用職權或者影響力影響交易的單位或者個人等,以謀取交易機會或者競爭優勢的行為。
2019年6月4日,財政部發布加急文件《財政部關于開展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通知》財監〔2019〕18號。
其中就要求核查一批藥企費用的真實性——銷售費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據,是否真實發生。
會議費列支是否真實,發票內容與會議日程、參會人員、會議地點等要素是否相符;是否存在醫療機構將會議費、辦公費、設備購置費用等轉嫁醫藥企業的現象;是否存在通過專家咨詢費、研發費、宣傳費等方式向醫務人員支付回扣的現象。
眾所周知,醫藥商業賄賂既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競爭,也擾亂了醫生的正常診療行為,由商業賄賂帶動的藥品大行其道更是侵蝕了國家醫保基金,隨著醫保控費態勢的加強,多部門打擊商業賄賂將是常態化現象。
最后,《通知》還要求智能監控醫保基金使用。
▍智能監控醫保基金使用
全面推開醫療保險智能監控,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門診、住院診療行為及費用開展全程監控和智能審核,積極探索將醫保監管延伸到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行為的有效方式。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探索引入第三方強化醫保基金監管。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對騙取套取醫保資金行為依法依規加大懲處力度,保障醫保基金安全。
一段時間以來,國家醫保在持續開展加強醫保基金監管,打擊騙保的活動,隨著醫保系統信息化建設的開展,利用大數據等手段智能監控醫保基金也在逐步實行。
不難看到,隨著衛健委、藥監、醫保等多部門協作的深入,濫用輔助用藥、醫藥商業賄賂、騙保等不合規行為將迎來更大的打擊力度。
相關資訊